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Chengdu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新闻中心>>【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成都未来竞争优势>

【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成都未来竞争优势

信息来源: 成都日报 信息发布: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2日

编者按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肩负国家使命探索践行新发展理念之路的一个重大举措。


  近日,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为成都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明确目标路径。成都深入研判当前所处时代方位,正坚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成都未来竞争优势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为城市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交相辉映的时代底色。作为具有新经济先发城市和西部内陆后发城市双重身份的成都,彰显新经济属性的新赛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是破除西部思维提升城市维度、破解盆地宿命跃升城市能级、锚定世界城市实现城市理想的重要抓手。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明确,到2025年,将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面向未来,新赛道将成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升城市功能、丰富城市体验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5类赛道

重塑成都后发超越的竞争新优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学界、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赛道化”的共识正逐步形成。无论是生物科技、信息技术还是量子科技,其核心都是提升对物质世界的“深入认知与开发”和对生命过程的“精微刻画与操作”;现代服务业中蓬勃兴起的个性定制、智能穿戴、沉浸体验等需求,同样体现了深入认知、精微刻画的赛道特色……现代产业发展趋势表明,市场竞争话语权已经迅速从全领域发展向细分领域深化,形成了“越细分越有竞争力、越精准越有爆发力”的发展态势。由此而勃兴的新赛道成了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新技术赛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人类由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大步迈进,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规模从线下转向线上,深刻影响城市原有比较优势和产业兴衰。抢抓新技术赛道是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要路径,6G、隐私计算、区块链、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凸显了技术的爆发力。


  新能源赛道。能源生产与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其发展水平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低碳技术的突破使得以石油主导的世界加速瓦解,碳达峰与碳中和将是两个重新定义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的重要词汇。抢抓新能源赛道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网联汽车、绿色建筑、绿色氢能等新赛道体现了低碳发展的新理念,是公园城市的题中之义。


  新生物赛道。现代生物技术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生物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人类正在经历的第四次新经济浪潮。抢抓新生物赛道是化解资源稀缺与人口众多尖锐矛盾、提升生命质量的关键要素,生物疫苗、脑科学应用、合成生物、创新药物、精准医疗等新赛道拓展了生物经济时代的生命格局。


  新制造赛道。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传统的B2C制造彻底转向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C2B,发展模式不再被线性锚定。抢抓新制造赛道是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基础,无人机、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显示等新赛道是城市实体经济压舱石。


  新生活赛道。城市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在于不断适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构建与城市人文、民生福祉相匹配的城市生活图景是现代城市的物质显像和精神依归。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是闪耀人本思想的人民城市,抢抓新生活赛道将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C端变C位,提升市民获得感,增强城市吸引力。新零售、现代时尚、医疗美容、智能家居、在线教育等新赛道将因其人文属性和人本体验而形成强烈的城市归属感。


3大优势

为成都新赛道发展提供机遇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和现代城市演进历程,随着大量人口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进入城市,传统城市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开始逐渐递减,经济功能、创新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攀升,城市功能侧重点的偏移是城市现代化的决定因子,从本质上塑造着城市现代化的路径,对应到人城产上来,也就明确了人本需求、城市运行、产业发展的功能集成,构成了新赛道的功能属性。与此同时,作为长期受制于地域束缚的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因资源配置成本较高而落后于先发地区,新赛道的出现打破了地域枷锁,为成都实现新赛道并跑甚至变道领跑提供了时代机遇。


  崭新的城市格局为新赛道的崛起打开了国际视野。在国家乃至世界现代城市体系中,成都由西部区域城市升级为内陆国际开放枢纽城市、“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跻身世界城市体系,是适合企业壮大发展的新热土。“十三五”期间,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基本形成,“一市两场”航空枢纽格局加快构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纵深推进,进出口总额排名上升至副省级城市第6位,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05家,GaWC世界城市排名从第188位跃升至第59位,在生态环境、文化功能、吸引外资等5项指标中均有着较高评级,国际视野助力汇集统筹全球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独特的城市气质为新赛道的崛起塑造了人文基座。成都历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成都更是以“网红城市”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着极其丰沛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底蕴,“菁蓉国际广场”“天府菁蓉中心”和“菁蓉小镇”三大众创空间已经享誉全国,双创品牌也正成为成都众多美誉之外的又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成都既有充满包容和安逸的A面,也有以奋斗和坚持为主的B面。


  活跃的城市生长为新赛道的崛起激发了蝶变机遇。2017年以来,成都的城市发展进入“大破大立”的现代化进程。破两山旧局,立两翼新局,从城市空间上重塑城市地理。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空间质量,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跨过龙泉山向东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了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破路径依赖,立创新范式,从城市发展上转型城市动能。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形成“大都市区—区域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四级空间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内核的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构建以五大先进制造业、五大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市发展从“产业梯次转移”向“变道超车”演进。


5个建议

支招成都新赛道发展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新赛道成为集国家战略考量、科学技术革命、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供需平衡等众多因素于一体的新承载。成都应紧扣产业技术创新挖掘产业变革动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两区一城”、产业功能区等平台赋能作用,为新赛道的发生、发育和壮大优化生态,让新赛道成为城市动能新标志,重塑城市产业地理。


①建立新赛手引培机制,激发新赛道竞争活力


  差异化推进本土企业培育。以促进企业培育与招引构建赛手集群。围绕打造上下联动的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每个赛道梳理10个左右综合规模、发展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建立成都新赛道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加快形成一批根植成都、引领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军和独角兽企业,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关键环节竞争力强的准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处在产业技术前沿的种子企业,推动本土优质新经济企业做大做强。


  多元化推进龙头企业招引。紧盯新赛道上下游相关环节,坚持“基础赛道补链畅链,优势赛道强链聚链,未来赛道引链拓链”的招引原则,聚焦赛道产业链和创新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断供技术、供应链缺位环节,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相关目标企业及应对前沿科技发展趋势需要的顶级研究机构、创新团队,积极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和特色项目,提供精准指导和政策支持,有效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新赛道生态效应。


②建立新赛道发生机制,开掘新赛道生长源点


  构筑创新平台支撑。面向基础赛道与优势赛道的共性需求,布局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提高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的集中度和显示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针对未来赛道的个性化定制需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打造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成都路径”,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一技一策”突破关键技术。


  培育壮大多元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各赛道内重点支持一批创新意识强、科技基础好的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创新驱动之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科研设施和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科技金融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知识产权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培育发展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


③健全新赛道发育链条,构建新赛道孵化体系


  打造高能级产业应用场景。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力度,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赛道发展需求和企业成长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场景建设运营,定期编制赛道专题城市机会清单,持续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不断完善“场景汇”线上线下平台,主动释放城市机会,推动城市场景与赛道发展需求有机链接,以创新场景推动要素资源进入赛道发展通道。


  打造高品质生活应用场景。依托国际消费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积极打造一批世界级地标性商圈,推动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保障本地市场满足赛道发展需求。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通过植入地域特色文化、主题场景设计、品牌IP化等手段开展赛道场景营造,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化价值的示范产品(服务)。


④搭建新赛道落地平台,扩容新赛道发展空间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进赛道头部化。按照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细分发展行业、一批产业链关键企业、一个城市重要功能节点的要求,推动赛道与功能区之间的一对一承接。围绕赛道“链主”企业、头部企业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企业全周期全链条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头部企业“一企一策”培育机制,充分挖掘其上下游供应链、生态链等关键技术领域项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以产业生态圈为核心推进赛道集群化。遵循一个产业生态圈就是一项城市功能的发展格局,以生态圈理念整合赛道的竞争能力,鼓励赛道内企业联合组建产业联盟、研发联盟等新型合作模式。引导新赛道内企业加强技术合作、资源共享,丰富产品供给、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强化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推动新赛道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新赛道市场定价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形成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的赛道共同体。


⑤提升新赛道代谢能力,厚植新赛道雨林生态


  建立新赛道行业检测“体检表”。研究优化发展统计指标,明确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构建与赛道发展形势相匹配、能够反映发展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为监测研判、考核激励提供依据。加强企业库信息的收集整理、分门别类、增删调整,按季度对赛道动态和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判行业指数和发展态势,为推进新赛道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组建复合型专家团队,建立健全战略发现与淘汰机制,常态化持续性开展赛道甄别研判工作。


  配备新赛道要素保障“营养师”。制定紧缺人才清单,靶向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效能,依托重产基金等向新赛道倾斜,引导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投资新赛道头部企业和联合体。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保险机构以科技金融、科技保险为切入点在成都创办分支机构,构建种类齐全、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生产性服务体系。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