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Chengdu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新闻中心>企业动态>朋友圈里的二十大时光丨企业家群里,聊上了“现代化产业体系”>

朋友圈里的二十大时光丨企业家群里,聊上了“现代化产业体系”

信息来源: 成都发布 信息发布: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9日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推出《朋友圈里的二十大时光》系列报道,打开来自各行各业的成都奋斗者的朋友圈,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展望新时代,畅想新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传递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和蓝图,这让成都企业界和行业协会人士备受鼓舞,充满干劲。今天,一起走进他们的朋友圈。


生物医药企业全球布局

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加速推进

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平时专注公司科研及管理工作,很少发朋友圈。10月16日,出差在外的陈元伟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后,备受鼓舞,随即发出一条朋友圈,祝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展望企业未来发展。


640 (4).jpeg


“我们将担当责任、实干前行、创新奋进,全力推动人类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实现‘中国梦’!”在这条朋友圈消息中,陈元伟还配图了公司制作的二十大报告摘抄和学习感悟。这条朋友圈,让公司员工产生了强烈共鸣。

10月17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海创药业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工地现场,工人们争分夺秒地抢工期。据介绍,整个项目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涵盖综合办公楼、研发中心、生产中心等载体。海创药业的在研药品和新建载体让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再添“新成员”。从人才团队建设、专利布局、临床开发策略,再到全球分支机构布局,海创药业都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已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建立分支机构。在成都,海创药业还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海圻、康成生物等机构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共同攻克癌症及代谢性疾病领域小分子创新药产业化关键问题,协力推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服务航天强国战略

“成都造”高科技产品走向全国

10月16日上午,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航天通信”)会议室内,干部职工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当听到这些论述时,成都航天通信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厚文十分关注。刘厚文将激动之情分享在朋友圈,并祝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640 (5).jpeg


成都航天通信是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有军用无线电、导航整机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有印制电路、电子装调、机械加工等生产线,现有员工600余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需要一批制造业企业形成产业支撑和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刘厚文介绍,企业坚持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两条腿走路”,已同其他单位合作建设了环境试验室、电磁兼容试验室等平台,每个实验室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技术攻坚。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伴随企业科研实力提升,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场订单不断。产品除满足省内客户外,也销往全国其他省市。“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30%,研发投入占比超10%,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达70余人。”刘厚文算了一笔账,并表示这些数据未来还会增长,公司会生产出更多“成都造”航天通信产品,抢占全国市场份额。


推动多灾种预警技术进步

助力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6日晚11点,忙完工作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发出了一条朋友圈。“报告中多次提到了科技创新,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王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640 (6).jpeg


过去十年,在党的人才政策、创新创业政策、防灾减灾政策的支持指引下,王暾带领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自主创新,使中国地震预警技术全球领先,并让中国多灾种预警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灾害预警领域的创新成绩也助力了相关科技领域的创新自信——“我国已经从以往仰望他国地震预警先进技术,变成了拥有让国际同行尊重和认可的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他表示,经过过去10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成为全球第3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支撑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在全球率先将预警功能内置在手机操作系统中;“成都造”成果也走出国门,出口尼泊尔、印尼,支撑全球6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国家中的3个。

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我将着力灾害预警领域的持续科技创新,推动灾害预警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打造应急产业高地,展现成都乃至中国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多灾种预警技术进步,助力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服务更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行业协会发挥纽带作用

帮助成都推动“概念验证”工作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行业协会,接下来我们会紧密联动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单位,加速打造一个‘政、产、学、研、金、服、用’公共服务平台,为成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资源要素支撑。”10月17日,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秘书长雷伟表示,他们正着手谋划下一步的工作。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对于二十大报告中诸多关于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雷伟表示对此内心一震:“这些论述清晰传递出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路径。”备受鼓舞的他,发出了一条朋友圈。

640 (7).jpeg


雷伟表示,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最近正在推动院士工作站落地成都新型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银河磁体,共同推动成都钕铁硼磁体产品研发和生产。在他看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需要多家企业参与其中,而行业协会能够起到资源整合作用,撬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进来。他透露,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已吸纳成都本地企业会员100余家,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等多个实体行业领域,而成都企业会员数量占整个机构会员总数的一半。

“产业体系培育不是一日之功,我们目前侧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雷伟介绍,他和团队成员正在推动“概念验证”工作,促进院士(专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在成都转化落地,为成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平台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