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共识强担当 工商联界别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
2月20日,成都市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也翻开一个团结奋进、携手拼搏的新春序章。此次政协委员名单中,工商联界别委员共29人,既有传统行业的耕耘者,也有新赛道、新产业的创新者。站在春天的起点,他们踌躇满志,聚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目标,从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建圈强链、落实制造强市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深化“城市合伙人”机制
助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探索政企协同新方式、共享城市发展新机遇也成为不少政协委员提案的关注重点。成都市政协委员、青羊区工商联主席周鹏建议,深化运用“城市合伙人”工作机制,实现服务全市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的目标。
近年来,合肥、武汉、扬州等城市积极推进“城市合伙人”工作并配套专项政策,在促进产业发展、宣传城市品牌、增进城市吸引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他建议,成都可充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做优“城市合伙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高效的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和工作方案。强化特色创新,梳理城市合伙人强链、补链赛道企业清单,多层次广领域培育“城市合伙人”,将成都“城市合伙人”塑造提升为IP品牌,助力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城市品牌营销等工作。
同时,周鹏还提议,从全市层面制定发布“城市合伙人”投资机会清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营造政企沟通机制健全、服务企业快捷高效的发展环境,并鼓励政府和企业在技术攻坚、市场开拓、资本引入、人才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形成协同创新合力。
聚焦职教融合
为“制造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企业的人才从哪里来?如何才能留住人才?”会议期间,在工商联界别委员小组讨论中,有关人才建设话题一经抛出,总能引起委员们热议。
“制造型企业正迎来绝佳发展契机”,市政协委员、大邑县建筑行业协会会长冉学忠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都市正大力推进“制造强市”战略,这让广大制造型企业信心满满。但他近期对多家制造企业走访、调研后发现,部分工业企业面临着技能型产业人才紧缺的现象,尤其是年轻一代产业工人占比低。对此,他与多家制造型企业负责人商议后提出,希望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深度结合,培养更多符合工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实体企业、行业协会和职业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搭建校企合作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冉学忠建议,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试点学校,为实现制造强市战略提供高匹配度的人力资源保障。
提升发展质效
支持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
“帮助成都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动能升级势在必行!”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鑫和兴机械设备公司总经理吴晓东表示,贸易数字化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此,他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在技术、资金、服务、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成都中小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他建议,要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加大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完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转型的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进行一定的补贴,引进社会资本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资金扶持,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同时,他还建议,做好试点推广工作,尤其是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质效。
强化引领带动
打造第二个万亿级产业
2022年,成都GDP跨越“2万亿”大关。作为“2万亿俱乐部”新成员,成都的此次“晋级”离不开产业的有力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成都将打造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成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要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浩旺成阿工业投资公司董事长车晓玲表示,在全市大力推进制造强市的战略中,装备制造业具备万亿级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有望成为成都第二个万亿级产业。
针对装备制造业当前存在的部分亟待突破的问题,她提出了如下对策:强化“链主”引领发展模式,吸引带动关联企业集聚集群、协同联动;加大产业精准招商力度,充分利用“创投+并购+孵化”等新型招引手段,前瞻性布局全链条、提高精准化招商能力;提高产业要素资源匹配水平,解决好土地、资本、人力供给与产业发展趋势匹配度;持续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城市知名度、影响力;构建产业基金合作模式,建立重产基金与以科创投为代表的天使、VC、PE等基金的定向合作机制,助力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全面降低协作配套成本,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